东时间8月22日,英特尔与美国政府达成历史性协议,美国政府以89亿美元投资获得9.9%股份,成为这家芯片巨头的最大单一股东。
美国政府与英特尔周五(8月22日)正式达成战略投资协议。根据协议,美国政府将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购入4.333亿股英特尔普通股,总投资额达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8.98亿元),获得英特尔约9.9%的股权。
此次交易完成后,美国政府将超越先锋集团(此前持股8.4%),成为英特尔最大的单一投资者。
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剩余的57亿美元未支付拨款,以及“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项目的32亿美元拨款。
加上英特尔此前已领取的22亿美元芯片法案拨款,美国政府累计对英特尔的投资总额达到111亿美元。
交易关键细节
美国政府此次入股价格为每股20.47美元,较英特尔当前市场价有所折扣。英特尔股价周五收涨5.53%,报24.8美元。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美国政府还将获得一份五年期、行权价为20美元的认股权证。该权证仅当英特尔在未来持有其晶圆代工业务股份低于51% 时方可行使,可使政府再增持5%的股份。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一历史性的协议巩固了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不仅将促进经济增长,也将确保美国的科技优势。”
英特尔强调,美国政府的投资为“被动投资”,不进入公司董事会,不享有信息披露权,也不参与公司经营决策。
交易背景渊源
这项协议源于特朗普总统与英特尔CEO陈立武上周的会晤。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我对他(陈立武)说,我认为美国成为你们的合作伙伴会很好,他同意了。”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还提到:“他(陈立武)来的时候只想保住工作,最后却给美国带来了100亿美元的收益。所以我们‘笑纳’了100亿美元。”
此前,特朗普曾以所谓“与中国的关系”为由,要求陈立武立即辞职。但双方会晤后,特朗普转而夸赞陈立武是个“成功人士”。
英特尔近年来陷入营运困境。去年亏损近19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再亏37亿美元,迫使公司实施大规模成本削减计划。
到2023年底,英特尔员工数将减至约7.5万人,较去年底减少25%。分析师认为,英特尔可能别无选择,必须接受政府成为大股东的现实。
战略意义与行业反应
微软、戴尔、惠普与AWS等科技巨头均公开支持该协议。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称,此举展现了美国创新精神。
戴尔CEO迈克尔・戴尔强调英特尔在实现行业自给自足中的核心地位;AWS CEO马特・加尔曼则将其视为确保国家科技与经济安全的战略投资。
英特尔承诺继续履行“安全飞地”项目义务,向美国国防部供应可信赖且安全的半导体产品。公司目前在美国本土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扩建生产设施。
过去五年,英特尔在资本和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1080亿美元和790亿美元,大部分用于提升美国制造能力与工艺技术。
市场表现与预期
在降息预期推动晶片类股走强的背景下,政策资金入股与代工转型交织,为英特尔的体質改善与估值修复提供双重动能。
受入股消息刺激,英特尔股价周五收涨5.53%。在联准会主席鲍尔于杰克森洞年会後引发9月降息押注下,晶片类股领涨大盘。
英伟达、博通、超微带动气势,德州仪器与英特尔涨近4%,美光与迈威尔约涨3%。降息如落地,将降低高资本支出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改善估值折现,有利英特尔推进巨额扩产计划。
软银集团本周早些时候也宣布对英特尔战略投资20亿美元,显示产业与政策资本同步进场。
风险挑战与未来展望
英特尔在PC与资料中心处理器市占持续受到超微与高通蚕食,AI加速器竞争亦显著落后辉达与超微。
制造部门现金消耗压力高,公司近期缩减开支与调整资本配置,包含裁减员工与暂缓国际扩厂、延後美国俄亥俄州大型建厂进度。
分析认为,真正的拐点仍取決於18A制程落地与外部客户量产进度。公司正全力扩张先进制程与第三方代工版图,18A技术是核心路线图。
英特尔已与微软和亚马逊签订使用其制程打造晶片的协议,但目前英特尔仍是自家代工产能的最大客户。
外部订单规模、良率与交期将决定资产报酬率能否拉升可持续水准。未来数季重点在於18A与后续节点的良率曲线、外部大客户从试产到量产的转换率。
英特尔承诺继续履行“安全飞地”项目义务,向美国国防部供应可信赖且安全的半导体产品。
包括亚利桑那州的新晶圆厂在内,英特尔目前在美国本土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扩建生产设施,并将在今年内开始大规模生产,采用美国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
此次协议标志着美国产业政策发生明显转向,政府开始在私营部门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