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报季整体表现:韧性超出预期
根据FactSet的最新数据,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约92% 的企业已公布二季度财报。
•
盈利超预期率:约80% 的公司每股收益(EPS)超出了市场分析师的预期,这一比例高于5年平均水平。
•
盈利增长:预计整体盈利同比下滑幅度收窄至约 -3.8%,远好于财报季开始时市场预期的 -7% 左右的下滑。这表明企业通过成本控制和提高运营效率,有效地抵消了收入端的部分压力。
•
关键驱动力:非必需消费品和通信服务板块成为最大亮点。巨头如亚马逊、Meta等业绩强劲,而本周压轴出场的沃尔玛、家得宝等零售商的数据,对于判断美国消费者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二、焦点洞察:消费“K型分化”与科技复苏
1.
消费板块的“两面性”:
•
高端消费依然强劲:奢侈品、旅游和体验式消费需求保持稳定,表明高收入群体的财务状况并未受到高通胀的严重侵蚀。
•
低收入群体承压: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在财报中透露,消费者正变得更加精明,更加倾向于购买必需品和折扣商品,减少非必需品的购买。这呈现出明显的 “K型分化” 趋势。
2.
人工智能(AI)叙事接受业绩检验:
•
科技巨头的财报表明,AI不仅仅是概念,已经开始贡献实际收入。微软、英伟达等公司提供了强劲的AI相关业绩指引,支撑了其高估值。但市场也开始分化,关注哪些公司能真正将AI转化为利润。
三、市场的另一面:谨慎的指引与潜在的担忧
尽管过去一个季度的业绩扎实,但财报季揭示的风险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1.
管理层展望趋谨:许多公司对下半年和2024年的前景表达了谨慎态度。“不确定性” 成为财报电话会议中的高频词。企业正在推迟投资、收紧招聘,以应对可能的经济放缓。
2.
高利率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
融资成本飙升:对于需要借贷运营或拥有大量浮动利率债务的企业,利息支出大幅增加,直接侵蚀利润。
•
估值压力:更高的利率环境降低了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对成长股和科技股的估值构成持续压力。美联储“更高更久”的利率立场是悬在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3.
利润率压力重现:虽然企业通过裁员等措施控制了成本,但薪资上涨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反弹,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再次挤压利润率。
四、投资启示与未来展望
本轮财报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企业故事告一段落,而是为下一阶段的市场交易设定了新的基调。
1.
市场焦点转向宏观:随着财报季影响淡化,投资者的注意力将重新回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通胀数据的演变以及经济是否软着陆等宏观议题上。即将召开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将是下一个关键节点。
2.
选股的重要性上升:普涨行情难以再现。市场将更严格地甄别哪些公司能抵御经济逆风、维持盈利能力。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拥有强大定价权的公司将更受青睐。
3.
为波动性做好准备:企业稳健的过往业绩与对未来不确定的展望,构成了矛盾组合,这可能加剧市场的波动性。投资者需要警惕业绩公布后的“利好出尽”行情。
结论:
本次财报季证明美国企业体的韧性十足,成功抵御了经济逆风的初步冲击。然而,CEO们的谨慎言论如同一份清晰的“免责声明”,提醒市场真正的挑战或许还在前方。在美联储降息时机尚不明朗的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否持续超越预期,将成为美股市场能否更上一层楼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