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核心事件:万众瞩目的“FOMC九月会议”
全球金融市场的“超级核心”事件——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9月议息会议——将于9月16-17日举行。会议结果将于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公布。这不仅是一次常规的货币政策会议,更可能是决定2025年全球市场下半年走向的关键转折点。
市场参与者屏息凝神,等待两个核心问题的答案:
1.
是否会启动本轮周期的首次降息?
2.
如果不降息,最新的利率点阵图(Dot Plot)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措辞会释放出多强的“鸽派”(倾向于宽松)信号?
(二) 当前困境:数据矛盾与内部分歧
美联储正面临一个复杂的决策环境,其内部“鹰派”(倾向于紧缩)与“鸽派”的分歧日益公开化。
•
支持降息/释放鸽派信号的论据(“鸽派”阵营):
•
通胀持续降温: 最新CPI和PCE数据表明,通胀正坚定地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迈进。继续维持20年来最高的利率水平恐将过度抑制经济,构成不必要的风险。
•
经济出现裂痕: 近期消费者支出、制造业PMI和就业市场数据虽仍稳健,但已显示出放缓迹象。美联储希望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避免经济硬着陆。
•
全球宽松潮的压力: 全球多家主要央行已开启降息周期,美元持续走强会给美国出口企业带来压力,并通过进口价格效应压制通胀,这给了美联储更多政策空间。
•
支持按兵不动的论据(“鹰派”阵营):
•
就业市场依然过热: 失业率仍处于历史低位,工资增长保持强劲。过早降息可能会重新点燃通胀火焰,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
通胀仍未“安全”: 服务业通胀(特别是住房和医疗成本)依然顽固,美联储需要更多数据和更长时间来确认通胀已被彻底驯服。
•
警惕金融条件过早放松: 一旦释放明确的降息信号,股市可能暴涨,债券收益率大跌,这将全面放松金融条件,刺激信贷和投资,其结果可能与美联储抑制需求、冷却通胀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 市场预期与可能的情景分析
目前,期货市场定价显示,投资者认为9月会议立即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为35%,而更主流的预期(约65%的概率)是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但会为10月或12月的降息铺平道路。
会议结果可能呈现以下几种情景:
1.
【鹰派按兵不动】(概率:30%)
•
情景: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点阵图显示年内仅降息一次或甚至不变,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依赖数据”和“保持耐心”,淡化降息紧迫性。
•
市场反应: 股债双杀。股市大跌,美元指数飙升,黄金下跌,对利率敏感科技股和成长股将遭受重创。
2.
【中性按兵不动】(概率:50%)
•
情景: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点阵图仍暗示年内有两次降息。鲍威尔承认通胀进展良好,并称“正在接近 confidence 信心点”,暗示降息即将到来。
•
市场反应: 震荡上行。市场将此视为“鹰派按兵不动”和“鸽派降息”之间的折衷方案。市场初期可能会因“没降息”而小幅下跌,但会因明确的降息前瞻指引而收复失地甚至上涨。美元冲高回落。
3.
【鸽派降息】(概率:20%)
•
情景: 美联储直接降息25个基点,点阵图暗示这是一个宽松周期的开始,鲍威尔表达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
•
市场反应: 风险资产狂欢。全球股市、非美货币、大宗商品(尤其是黄金和铜)将迎来大涨,债券收益率下行,科技股领涨。
(四) 对全球市场的深远影响
美联储的决策将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将波及世界每个角落。
•
外汇市场: 美元走势是核心。任何鹰派信号都将强力推升美元,打压欧元、日元和新兴市场货币。反之,鸽派信号将削弱美元。
•
亚太市场: 港股和A股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极为敏感。降息预期升温将吸引外资回流,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利好中国风险资产。
•
大宗商品: 黄金和铜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与美元走势通常呈负相关。美元走弱将为其价格上涨提供动力。
•
企业融资: 全球企业的借贷成本将与美联储的利率路径同步,降息周期开启将降低全球的融资成本。
结论:耐心比黄金更珍贵
无论9月会议结果如何,市场共识是:美联储的降息周期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2025年年内启动降息几乎是必然事件,分歧仅在于具体时点和节奏。
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次会议更像是一场情绪的试炼。在最终结果出炉前,市场波动性势必加剧。保持耐心,避免基于预判的激进操作,待政策路径明朗后再做布局,或许是当前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最优策略。全球市场,正在等待鲍威尔的一声发令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