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交出三年来首份不及预期的盈利成绩单,尽管营收达1774亿美元并上调全年指引,但关税成本持续攀升与一次性支出激增4.5亿美元,引发市场对消费韧性与企业盈利质量的重新审视。
2025年8月21日,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WMT)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4.8%至1774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744亿美元,但调整后每股收益仅为0.68美元,低于预期的0.74美元,这是自2022年5月以来首次季度盈利不及预期。
尽管沃尔玛随后上调了全年销售与获利展望,但因盈利品质受到质疑,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大幅下跌超过5%,市值一夜蒸发约1200亿元。
财务表现:营收增长与盈利预警
沃尔玛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成绩单。营收表现强劲,达到1774亿美元,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5.6%,超出市场预期。
然而,盈利方面却出现预警。调整后每股收益仅为0.68美元,低于市场共识的0.74美元,这是三年来首次季度盈利不及预期。
营业利益年减8.2%,主要受到离散性法律与重组成本拖累。若以调整口径且以固定汇率计算,营业利益微增0.4%。
公司还将全年销售成长区间由3%至4%上修至3.75%至4.75%,并将全年每股获利区间由2.50至2.60美元微调至2.52至2.62美元。
成本压力:关税与保险理赔双重挤压
沃尔玛盈利能力受到多重因素挤压。公司指出本季承受重组费用、较高的保险理赔与诉讼和解等一次性支出,总额达4.5亿美元,成为获利短缺主因。
自保的一般责任保险理赔费用约侵蚀560个基点,反映短期费用压力不轻。
关税成本也在持续攀升。沃尔玛提到较高关税正推升成本,对进口产品定价与采购带来压力。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 McMillon)表示,随着以关税后价格水平补充库存,成本“每周都在增加”。
这些费用不全具结构性,但对短期毛利率与营运杠杆形成压力。
业务亮点:电商与广告业务高速增长
在整体盈利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沃尔玛的电商和广告业务却表现亮眼。全球电商销售成长约25% 至26%,以门市履约的到店取货与配送带动,对同店贡献约350个基点。
全球广告事业年增约46%,美国的Walmart Connect成长31%,并受益于近期纳入的装置与媒体资产贡献,推升高毛利收入占比。
美国同店销售年增4.6%,优于预期,交易次数年增1.5%,平均客单价年增3.1%,显示价格与流量同步改善。
会员型通路Sam’s Club同店年增5.9%,显示会员经济仍具韧性。
消费趋势:必需品强韧与非必需品承压
沃尔玛的财报揭示了当前消费市场的分化趋势。食品与健康类别持续强势,凸显消费者在通胀阴影下对必需品优先配置的趋势。
相对地,非必需性品项需求仍受压抑。公司发现,中低收入家庭已调整购物习惯,缩减购买品项或改选自营品牌,而年收入逾10万美元的高收入群体则尚未出现明显行为转变。
沃尔玛凭借低价策略与广泛品类持续吸纳价格敏感型客群,对同业市场份额形成压力。这一结构性分化意味着零售业投资评估需更重视品类组合与库存弹性。
管理层展望:谨慎乐观与成本控制
面对成本压力,沃尔玛管理层表现出谨慎乐观的态度。首席财务官John David Rainey表示:“公司将保持灵活性,以应对贸易政策与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
首席执行官董明伦认为关税影响虽然逐步显现,但仍属温和,消费者行为尚未大幅改变。不过他同时警告,随着库存补货以新价格进场,成本压力在下半年仍将持续增加。
公司正在通过自有品牌、采购规模与供应链效率来对冲关税影响。若关税与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价格传导速度与幅度将影响客流与客单价,进而牵动同店与毛利率走势。
市场反应:股价下跌与行业影响
市场对沃尔玛财报的反应迅速而明显。财报公布后,股价盘后跳水超过5%,创四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沃尔玛的疲软也拖累了零售板块,好市多、塔吉特等公司股价也跟随下跌。投资者担忧通胀压力及企业盈利韧性。
作为美国消费的“温度计”,沃尔玛盈利不及预期被市场解读为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的信号。Dakota Wealth高级投资组合经理Robert Pavlik指出:“美国经济70%靠消费撑着,沃尔玛的悲观展望等于给消费前景敲了警钟。”
技术创新:无人机管理仓储
除了财务业绩,沃尔玛还在供应链技术创新方面有所布局。公司宣布将利用无人机管理库存,最快会在6到9个月内导入美国物流配送中心使用。
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每天需要处理大量货品库存,光靠人力逐一盘点检查货品需耗费一个月之久,运用无人机可大幅缩短时间至一天完成,加速仓储管理作业。
公司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FAA合作,开发直径约90公分的四轴无人机,其内建摄影机与控制中心相连,能以每秒拍摄30帧影像速度扫描货品追踪编号,并将资料传回控制中心。
此举是沃尔玛提高供应链效率、应对成本压力的策略之一。
食品安全事件:放射性污染召回
8月20日,沃尔玛还面临了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因一批海鲜产品检测出放射性污染,沃尔玛已在美国13个州召回部分虾类商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报称,沃尔玛销售的“惠宜”品牌特定批次冷冻生虾可能受到放射性同位素铯-137污染。
此次召回涉及阿拉巴马、阿肯色、佛罗里达、佐治亚、肯塔基、路易斯安那、密苏里、密西西比、俄亥俄、俄克拉荷马、宾夕法尼亚、德克萨斯和西弗吉尼亚等州的沃尔玛门店。
FDA同时将印尼水产企业PT. Bahari Makmur Sejati(BMS食品公司)列入化学污染进口警示名单,要求该企业在违规问题未解决前暂停向美国出口产品。
沃尔玛作为美国消费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其财报中反映的成本压力与消费分化趋势值得持续关注。
尽管面临短期挑战,沃尔玛中长期基本面依然稳固:电商与广告业务增长强劲,低价策略持续吸引全收入阶层消费者,供应链创新不断推进。
投资者未来应关注沃尔玛成本控制措施的效果、关税政策的演变以及消费者行为变化,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这家零售巨头未来的发展轨迹。